6月1日河北进入汛期 水文“尖兵”已就位
6月1日河北进入汛期 水文“尖兵”已就位
6月1日河北进入汛期 水文“尖兵”已就位
平山(píngshān)水文站水文监测人员进行走航式ADCP测船测流演练。河北经济日报(jīngjìrìbào)记者 吴新光 摄
河北(héběi)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通讯员 赵丽红 赵安 秦壮
自6月(yuè)1日起,河北省将进入汛期。水文站是水情变化(biànhuà)与防汛减灾的“耳目”与“尖兵”。水文监测(jiāncè)人员为防汛做了哪些准备?水文站又添置(tiānzhì)了哪些水文监测设备?日前,记者来到河北省平山水文勘测队所属的平山水文站一探究竟。
平山水文站位于平山县城冶河南(hénán)桥东头(dōngtóu),下游四五公里就是黄壁庄水库。站在水文站观测平台上,记者看到冶河河面非常宽阔,目测有七八十米,水流平稳,碧波(bìbō)滔滔。
平山水文站监测人员测流演练现场。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(shè)
据介绍,冶(yě)河(yěhé)历史(lìshǐ)最高水位达到128.63米,流量达12600立方米/秒,在海河“23.7”流域性(liúyùxìng)特大洪水中,冶河发生超标洪水,最高水位125.80米,流量6520立方米/秒。仔细看,冶河南桥桥墩上还有过水的痕迹。
来自山西的绵河(miánhé)与甘陶河,在石家庄市井陉县合流后(hòu)被称为冶河。冶河是石家庄境内滹沱河最大的支流,黄壁庄水库的主要入库河流(héliú)。作为黄壁庄水库的入库控制站,平山水文站的水文数据监测十分关键。
“测区内包括平山、岗南水库、两河、小觉、王岸、刘家(liújiā)坪等(děng)水文(shuǐwén)站(shuǐwénzhàn),负责(fùzé)记录该(gāi)测区河流的水位、流量、泥沙、水质、降水、蒸发、墒情等水文数据,为测区内防汛防旱、工程调度、水环境保护、水资源管理等提供重要水文信息支撑。”平山水文勘测队负责人路焱森介绍,平山水文站还承担着黄壁庄水库防洪警戒、流量预判、防汛调度监测的重任。
由于汛期的降雨、汇流特征等各(gè)方面因素复杂多变,水文数据的监测就显得(xiǎnde)尤为重要。从平山水文勘测队传来一个好消息——截至目前,王岸(wángàn)、刘家坪、两河水文站的测验断面改造已完工,水文站恢复水文测报能力,并提升了防洪(fánghóng)等级。
在平山水文站,记者看到一个水文吊箱。路焱森告诉记者,以前,用吊箱把水文监测人员吊到河面上测流(cèliú),获取精准的(de)数据(shùjù)需要丰富的经验(jīngyàn),还要留意可能发生的危险。“随着新仪器新装备(zhuāngbèi)的投入使用,保障了水文测验人员安全,现在吊箱已成为一个备用设施。科技赋能智慧防汛,水文数据自动化(zìdònghuà)采集效率提升,我们的洪水应急测报能力也不断提升。”
无线雷达波测流(cèliú)系统从充电仓驶出,沿着滑轨进行测流。河北经济日报记者(jìzhě) 吴新光 摄
说话间,路焱森在手机上进行一番简单的操作(cāozuò),一台自动测流机器人(无线雷达波测流系统)就从(cóng)充电仓驶出,沿着滑轨驶向河流对岸。
“当水面流速均大于0.5米/秒时(shí),可以采用无线(wúxiàn)雷达波测流系统进行(jìnxíng)24小时不间断(bùjiànduàn)流量监测,尤其是抢测洪峰时更为适用。”路焱森告诉记者,无线雷达波测流系统属于非接触式测量(cèliáng),可以避免设备损坏,更加安全,测量速度也更快,可测水面流速、断面形状,并自动算出流量,能够实现数据(shùjù)实时监测与上传,“原本4个人耗费1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,无线雷达波测流系统十几分钟就能完成。”
汛前,针对人员调整和测报设施变化,平山水文勘测队修订了测报方案、应急监测(jiāncè)预案、巡测方案及墒情应急监测方案等。平山水文站修订了测报方案、测洪演习预案、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以及(yǐjí)超标准洪水测报预案等,对监测水位(shuǐwèi)、流量、降水量、蒸发量所需要的设备,都进行了维护,并进行了走(zǒu)航式ADCP(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)测船、无线雷达波(bō)、手持雷达波、无人机、侧(cè)扫雷达的测流演练。
平山水文站水文监测人员正在进行无人机测流(cèliú)演练。河北经济日报记者(jìzhě) 吴新光 摄
“无线雷达(léidá)波测流系统操作简单,不适合雨特别大的情况;侧扫雷达测流系统适用于测特大洪水(hóngshuǐ)、超警洪水、大流量,不适合雷电恶劣天气;无人机雷达测流系统,就是在无人机上(shàng)搭载雷达波,通过发射超高频电磁波打到水面上进行测流;走航式(hángshì)ADCP(声学多普勒(duōpǔlēi)流速剖面仪)测船,在水面上就可自动计算出(chū)流量,适用于水量不是特别大的情况。”路焱森如数家珍:一旦发生洪水,各种(gèzhǒng)测流设备各有自己的应用场景,提高了测洪防洪能力和数据精准度。
通过水毁修复(xiūfù)、水文能力提升工程建设,平山水文勘测队新建改建水文站10处、水位站47处、雨量站85处,各类监测站点达到142处,极大提升了(le)暴雨集中区、监测空白区和重点保护目标的(de)雨水(yǔshuǐ)情监测能力,初步建立了覆盖全面的水文监测体系。
平山水文勘测队负责人路焱森(lùyànsēn)在查看飞行救生圈。河北(héběi)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
“以前只在滹沱河主要干流上有5个水文站,支流是监测的(de)空白区。现在,通过水文能力提升工程,支流上的几座水位站升级(shēngjí)为水文站,就是既能监测水位,又能监测流量。”路焱森(lùyànsēn)表示,这样(zhèyàng)能及时掌握(zhǎngwò)支流来水情况,掌握支流更多的水文情况,提高洪水预报精度,强化“以测补报”。此外,新建的雨量站点可以更准确地掌握降雨分布(fēnbù)情况,捕捉暴雨中心极值,使洪水预报更及时、更准确,为上级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水文技术支撑(zhīchēng)。
水文监测工作看似简单重复,但正是这些及时准确的上游河流(héliú)动态监测数据,给防汛备汛和汛期(xùnqī)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连日来,平山水文勘测队厉兵秣马(lìbīngmòmǎ),已经(yǐjīng)进入全员24小时备汛状态。“当前,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时刻紧盯河水流量警戒指标。”路焱森说,水文监测(jiāncè)是防汛工作的“耳目”和“哨兵”,确保水文站即使在极端条件下(xià),水文监测数据也能够测得到、测得准(cèdézhǔn)、报得出、报得及时。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